
曾端真老師是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,老師對阿德勒心理學的深入研究和推廣,出版許多親職教育的著作,擁有豐富的教學和輔導經驗,幫助了許多孩子與求助無門的父母,並且特別關注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阿德勒心理學理念。曾老師是將阿德勒最廣為運用的換位思想「用他的眼睛,看用他的耳朵聽,用他的心去感受」深刻內化在她的生命中,在老師最新的著作中所提到的數個實例都令人印象深刻且受用。
我在碩二時曾選修老師的兒少諮商與牧靈,欣賞老師溫文儒雅的學者風範,如沐春風,今年暑假老師在學院開的密集課程,我不假思索立刻報名參加,課程中老師豐富的實務經驗,課堂中以同學的實例,實際演練讓人印象深刻,學習助人的過程中如何將阿德勒古典心理學派內化成為習慣,換位思考,克服自卑的勇氣,幫助敏感的孩子度過情緒的大潮、自我設限並發揮創造力流於無形中。阿德勒親職教育無論是用在工作、家庭、人際關係各層面上,曾老師智慧的言語,影響著一群助人者們在親職工作上持續努力,更可以運用在自我照顧上。
密集課程雖密集且燒腦,連續幾天浸泡在課程中,不知不覺課程的內容與環境創造出一種「安然自在」的氛圍,穩定的情緒對助人者的培育是重要的關鍵。課堂中老師分享了許多故事,段段精彩且有收穫。除了理論教學,老師更重視實際演練,要我們「留意身體的反應」,「當事件一發生,身體馬上會接收」,這讓我開始更細微的覺察自己的身體反應。最後一天上課時,老師以同學的例子為示範,我們看到同學從一偶發服事事件衍伸到個人生命的議題,訴說她過去的生命經歷,垂直的幼年生命故事和水平的現在正發生的故事,老師深厚的功力令人望成莫及。老師示範:專注的聽,並有幾段有停留,留意到同學的身體反應,讓我們學習「等待」在面談中的藝術,給予對方一點時間停留,個案自己都會有答案,從親職教育看兒童教養,大人對自我的探索與回顧,在生活中日常小事中如何安然自處。幾天的密集課程、收穫滿滿,課程中的小組討論更是加深同學們立即回饋的印象。
老師預備的課程內容活潑且豐富,超越自卑的勇氣,從開始的統整阿德勒心理學到實務演練,個人的勇氣行為和人生風格主導了一個孩子整個人生的發展。父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力極深且廣,老師最新的著作「克服自卑的勇氣」有許多實例,將理論運用到實務,為孩子或需要者重新復能。老師以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、細膩的呈現阿德勒心理學概念談兒童教養,並以孫子、孫女們為例,深刻且實際的生活例子,得到許多共鳴與收穫,未來曾老師再開課時非常推薦同學去上課。
文/慧怡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