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個人的成長心得與收穫】
1.不斷的對自己有新發現:
牧靈的課程除了學習到專業的知識及操練外,特別的、也是我持續的有上課學習的動力來源之一,就是不斷的對自己有新發現!感恩,常在聖靈的光中被開啟,在各科的老師及同學都散發著安全感的氛圍被尊重,使得在作業裡的敞開是沒有害怕或羞恥的。
記得在「家族歷史與心理治療」(鄭玉英老師授課),我再次因被深處開啟而驚奇。我的核心價值之一是「真實」,卻發現在成長中發展「假我」,看到自己是一個在愛的資源相當貧乏的家庭中,經常扮演犧牲者、討好者、擔負者的成員,努力的背負整個家庭中的一些苦難。原來「最大的壓力來源是覺察自己原本的需要」~ 一路的乖巧、敏銳的心為人著想、過分的責任感,加添了父母的放心,久了別人不易看出我的需要,不會發出求救,看到其實自己裡面是有深的缺乏感的!
特別的是終於解開及理解了:大學時期離家住在三重,週末就有一份要回家的使命感 (老家在瑞芳),不在乎不短的車程,原來我是很努力做我是家中的重要份子、很努力的支持辛苦工作的媽媽!情緒割斷幫助我避免感情涉入太深,隔絕父母爭吵、關係上的壓力的莫大的痛苦,以便讓自己有能力離家打拼為家爭光!越多的認識自己,就越可以解釋為何是內在感情很深、喜歡與人有深度交流、不喜歡/非常不善只打打招呼,然而,外表卻是一副酷酷的冷漠的表情的個性。這些發現幫助我了解自己、使我能漸漸地更自在的回應周遭人事物。
2. 學習等候、交託、安息在主裡:
牧靈課程中都很得幫助,碩一開始沒多久,就本能的反應,要將課程內容也在教會教導,隨著修課及課程內容增加,去教導的渴望也增加,然而,在教會中常遇見不是我能決定、要花時間消化整理預備、想的感受的與實務上的落差、牧者們都沒上過相關的課而產生在理念/價值觀差異等因素,常有挫折、失望、否定自己,過程中常常禱告與覺察,學習看自己合乎中道看聖靈在教會的工作學習溝通等等,愈來越認清與釋懷。
由於內在相對於外在環境衝擊大,是催促我回到天父裡,尋求新眼光看自己—神兒子的身分,堅固職務上的身分--牧師,禱告求神把需要主動帶來,沒有的話我也自在,漸漸的不被困住,從失望與挫折中得釋放與自由。其中,靈修學的操練與默想營,是幫助我學到在主裡安息的重要關鍵之一。
3.更看重與人關係:
當認識自己更多,理解了與人互動的因應之道,在整合課程中許多個案的分享,自己學習接個案,學習以別人的利益考量,不是我的需要,學習尊榮個案在困境中的努力、尊榮生命,能夠看見人在當年困境時的因應之道成了今天的功能面;另方面,看見老師們用生命影響生命,善待我在交作業時的困境,如生病住院、時間擠壓無法及時交,老師上課時的態度、對學生提問的回應等影響,我也更能善待他人,看重與人關係;課程中的學習:人的行為如果不放入脈絡中是很難理解,甚至會產生誤解。任何一個現象的發生一定有其「環境」、「背景」、「淵源」、「歷史」,擴張我看人的眼光與思考,使我可以不評論人與同理人。
【服事的提升上心得與收穫】
1.學習成果在生活中、服事中流露:
由於意識到牧靈所學的不容易在教會教導,又了解到諮商技巧不是短時間可以內化的,常常為此禱告去放下心中的渴望與熱情,漸漸的,從關係近的人如家人、牧區同工、牧者傳道說到我的不一樣時,欣慰自己的變化是看得出來的,在守望人的談話中在為人醫治釋放禱告中也漸漸發現能得力,恩賜能力漸漸顯明,記得有一次在個督時間中不知不覺的順口說出了屬靈操練、內在醫治、諮商技巧三股繩子融合在我的服事裡面,才驚喜發現原來已有些成形在我生命與服事上!
牧靈近六年時間,在教會帶過三次全教會的區長小組長退修會,關於走訪童年及教導醫治釋放課,在團隊的事奉訓練學校教內在醫治,協助教會成立先知事奉團隊,每個月帶神同在醫治禱告會,在教會中接個案,對象包含牧者宣教士。事實上我已經使用所學的在教會終了!
從同工、從別人對講道的回應中、被我服事或與我一起去服事的同工中,對我的回饋,讓我知道這多年來的學習的真實性。
2.學習具體要求及挑戰同工:
上過謝院長的醫治學、基督教倫理學,雖然過程中我感到很辛苦,特別是時間的壓力,除了有思路邏輯上的訓練,我學習到教學的方法:讀書寫閱讀心得、考試、報告、操練、體驗等,是周延的及多方面的學習層面,我也用這樣的方式在內在醫治課程裡,讓學員有多方的操練及發展,另外,被院長嚴格要求並沒有因此對院長有負面想法感覺,覺察到我過去對挑戰人、要求人時有害怕的認知感覺是要調整的,因此,我較敢於有方法去挑戰和要求同工及自己的孩子。
結論
牧靈六年有生命探索、更新與成長,是在職訓練,有服事能力的提升,有人際關係與神關係的正向進展,有眼光心胸的擴張,是一趟豐碩的旅程!
感謝院長、老師們、秘書的用心付出!
文/103屆/陳珊蓉
Comments